2025年9月17日,由百迈客生物与百谱生物联合主办的 “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发布会” 在青岛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立涛副研究员、SCIEX中国市场开发经理方晶晶受邀出席,会议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本次发布会推出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产品,成功突破非模式植物研究瓶颈,为植物基础研究与农业产业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先睹为快:新一代植物广靶定量代谢技术
本次发布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产品并非简单技术迭代,百谱生物研发经理李天运在发布会中详细介绍了该产品是针对植物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检测灵敏度不足、数据库不全、缺少内标定量三大痛点,形成多维度解决方案,获与会专家高度认可。
高灵敏检测:突破微量代谢物局限
针对传统技术难以捕捉植物抗逆、品质形成过程中微量代谢物的痛点,该产品采用 AB SCIEX QTRAP7500 高灵敏度检测平台,将检测限降低一个数量级,可精准定量低丰度植物代谢物、特殊渗透调节物质等低含量成分。即使是植物应对胁迫时微量积累的关键代谢物,也能被清晰捕捉。
数据库完整性:高达7万种代谢物
代谢组研究的核心在于数据库完整性,该产品将代谢物数据库从传统 “数千种” 扩容至 “数万种”,高达7万种,并补充标准品多维注释信息,使代谢物鉴定准确率大幅提升,可有效避免 “漏检关键成分”“误判物质种类” 等问题。
业内首发:同位素内标定量
业内首次在植物广靶技术上加入同位素内标进行定量分析平台,拥有多种内标选择,能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和化合物特性,灵活挑选合适的内标,通过基质内标线性和自研算法校正,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定量结果。
SCIEX中国市场开发经理方晶晶深度解读了QTRAP7500设备技术的革新和优势,他认为:“代谢物的高通量、高灵敏和大队列稳定性是未来代谢组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战略布局:推动代谢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
发布会上,百迈客生物创始人兼CEO郑洪坤指出行业核心痛点:“测序能找植物的基因,但代谢组才懂它的‘品质’!”他表示,现在代谢组在农业里的用处还没完全打开,未来要靠 “测序 + 代谢组” 组合拳,比如在育种环节通过基因筛选锁定潜力品种,再以代谢组验证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提升育种效率与准确性。
百谱生物总经理曹以衬公布近期发展规划:这款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产品,是我们团队潜心研发的核心成果——它打破了传统技术在检测灵敏度、数据库覆盖度上的局限,将成为植物研究领域的高效工具!未来我们将联合顶尖设备厂商升级检测平台,进一步提升超微量代谢物检测能力,为农业科研创新、品种改良与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专家实践验证:技术落地解决产业实际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表示:传统品质研究像“看表面症状”,难知代谢层面连锁反应;定量代谢组技术能帮我们“找病根”:可定量胁迫下小分子代谢物变化,整合数据构建完整代谢调控网络,还能测低含量抗逆物质提供精准标志物,培育口感更好、风味更佳的品种。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以辣椒研究为例:“传统依赖感官评价判断辣椒辛辣度,精准度低且主观性强。该技术可定量检测辣椒素合成的多种中间产物,我们已通过其筛选出维生素C高含量的辣椒品种,推动品质育种升级。”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立涛副研究员认为:传统方法研究微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仅能发现终产物变化,无法定位影响关键代谢物的中间途径,尤其是强光、氮源等因素调控不同产物的分支途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可精准识别终产物及其中间产物,为提升微藻中活性物质合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左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右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立涛副研究员(右一)
新闻相关报道
9 月 17 日,百迈客生物推出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技术,标志着植物代谢组学正式进入广靶、精准、实用的新阶段,未来将在功能食品开发、作物育种优化、农业抗逆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深远影响。>>详情
2025 年 9 月 17 日,由百迈客生物与百谱生物联合主办的 “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发布会” 在青岛成功举办。会上推出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为植物基础研究与农业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等专家出席。>>详情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青岛举办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发布会”上。百迈客生物与百谱生物联合推出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为植物基础研究与农业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等专家与企业代表应邀出席。>>详情
9月17日,新一代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在青岛自贸片区发布,该技术使得植物在抗逆、品质形成过程中微量积累的关键代谢物得以清晰捕捉,为深入研究植物生理机制注入新的科研动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等行业专家受邀出席。>>详情
9月17日,百迈客生物在青岛自贸片区发布新一代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该技术直面植物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三大核心难题:检测灵敏度低、代谢物覆盖范围有限、缺乏精准定量的内标方法,通过多维创新提升植物代谢组学研究的效率与准确性。>>详情
2025年9月17日,百迈客生物与百谱生物联合发布“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 。该技术采用 AB SCIEX QTRAP7500 高灵敏度检测平台,将检测限降低一个数量级,相较于传统 SCIEX Triple Quad™ 6500 + 平台,对低丰度植物代谢物、特殊渗透调节物质等低含量成分的检测能力显著提升。为深入研究植物生理机制提供更多可能。>>详情
9月17日,百迈客生物与百谱生物联合发布“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 。这一技术使得植物在抗逆、品质形成过程中微量积累的关键代谢物得以清晰捕捉,为深入研究植物生理机制提供了技术可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王旭教授等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受邀出席。>>详情
植物研究领域受限于检测灵敏度不足、代谢物数据库不全、缺乏精准内标定量等问题,尤其是在非模式植物研究中,微量代谢物难以捕捉、关键成分易漏检误判、定量结果准确性不足等痛点,严重制约了研究效率与产业应用进程。此次发布的植物广靶定量代谢组学技术,针对性提出多维度解决方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