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微生物组测序

肠道菌群——在人体的肠道内,生活着大量微小的生命,甚至比我们自身的细胞数量还多得多,其中99%以上都是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利的益生菌,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安分的条件致病菌。这些小生命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一、以微小处显端倪–促癌发生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肠道菌群与肿瘤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不同的菌群变化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改变伴随着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有的改变则促进肿瘤的生长。有研究表明,有些肠道菌群本身就是致癌物,有些可以通过诱导炎症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间接发挥促肿瘤作用。2022年Jia Yang课题组研究了高脂饮食(HFD)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在驱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发现膳食脂肪的摄入直接增加了结直肠癌(CRC)致病风险。研究成果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1]。

图1-在AOM模型中,HFD促进了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群的结直肠癌的发展

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二、以微小处见真相–标志物

近年来已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作为潜在指标被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或预后诊断,Jakob Wirbel1[2]收集了已发表的698例人类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粪便宏基因组的数据,发现CRC患者肠道中的7种富集菌,包括脆弱拟杆菌、FN、溶孢卟啉单胞菌、微单胞菌、中间普氏菌、芬氏别样杆菌和嗜热微生物弧菌,并确定了它们在人群中的稳定性,表明了可以应用细菌标志物作为CRC无创性诊断的诊断指标。

图2-宏基因组分析确定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的核心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三、以微小处燃希望–免疫治疗

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器官,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饮料都会通过消化道进行消化吸收,肠道也就构成了人体面积最大的免疫防御工事,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益生菌干预、饮食调节等方法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从而来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Se-Hoon Lee[3]也在利用商业双歧杆菌菌株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系小鼠肿瘤时发现,特定的双歧杆菌菌株通过引发抗肿瘤宿主免疫反应与 PD-1 阻断或奥沙利铂治疗协同降低肿瘤负荷。

图3-双歧杆菌菌株联合奥沙利铂或抗pd-1在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中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百迈客推出探秘“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系列直播课!本次系列课堂聚焦肠道菌群研究,详细介绍肠道菌群与疾病、免疫调节、肿瘤、代谢调控等多方向应用研究进展、组学应用场景及项目经验,技术讲解、案例解析、思路总结、方案设计,一网打尽。

 

参考文献:

[1]Jia Y ,Hong W ,Yunfei Z , et al.High-Fat Diet Promot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J].Gastroenterology,2021,162(1):135-149.e2.

[2]Jakob W ,Theodor P P ,Ece K , et al.Meta-analysis of fecal metagenomes reveals global microbial signatures that are specific for colorectal cancer.[J].Nature medicine,2019,25(4):679-689.

[3]Hoon S L ,Yup S C ,Youngmin Y , et al.Bifidobacterium bifidum strains synergize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to reduce tumour burden in mice[J].Nature Microbiology,2021,6(3):277-288.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