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是“点亮精神火炬”。北京顺义特推出《顺义科技工作者风采》系列报道,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郑洪坤是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长期致力于基因测序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生物科研、医药、农业等领域提供基因技术支持和服务。
2001年,大学刚毕业的郑洪坤进入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2009年5月,郑洪坤创办了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百迈客生物科技的技术团队,搭建起科技服务和智能制造两大业务平台。
郑洪坤带领团队针对当时基因测序的痛点——昂贵且费时的全基因组测序开展了研发工作。郑洪坤介绍,“当时的科研人员需要通过标记检测技术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来开展基因研究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导致研究工作开展起来效率低。”对此,郑洪坤和团队利用一些公开物种的基因组序列信息,通过软件预测其中的“关键少数”并在筛选后进行测序,研制出了SLAF简化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创新的酶切及片段选择方法,有效降低基因组复杂度及测序成本,能够一次性开发上千个样本的分子标记。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技术,获得了大量的原创性成果,其准确性得到广泛的认可、应用于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医学检测等领域。
郑洪坤介绍,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猕猴桃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培育历史。在约100年前,该物种被引入新西兰,进行了大面积种植和推广,为当地带去无限的商业价值。对于我国来说,猕猴桃变奇异果就是基因资源流失的一个重要物种。
2011年,郑洪坤带领百迈客技术团队与合肥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院校携手绘制猕猴桃的基因组图。郑洪坤作为项目负责人,搭建了一个实力团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猕猴桃基因组项目中。
“猕猴桃项目的难点在于,它是木本植物,杂合度很高,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差别很大,怎么准确把基因连接起来,匹配成功则是难点,这也是整个行业公认的难题。”郑洪坤表示。团队依托一批核心技术,没日没夜地分析每一个基因片段,和时间赛跑。2013年,猕猴桃全基因组图谱面世,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该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了学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加速了我国对本土重要物种进行基因组研究的进程。
郑洪坤作为企业科研带头人,带领技术团队勇攀科研高峰,先后承担多项科研项目。郑洪坤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为此从2014年开始,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其中连续9年组织举办的“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累计邀请近900名专家学者进行大会主题报告,80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
凭借着对基因测序领域的热情,郑洪坤创办的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500人,在顺义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了根,在武汉、青岛、香港和德国建立了子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郑洪坤介绍,“基因测序上游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核心仪器及试剂耗材长期被国外垄断,为打破这一局面,我们专门成立了智能制造部门——百创智造,旨在为实现基因上游产品的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惠及科研人员。”
郑洪坤带领百迈客针对时空组学领域,潜心研发,历经三年终于在2022年研发出基于微孔的亚细胞级空间芯片百创S1000及配套试剂耗材,以及单细胞测序平台百创DG1000,开启了国产化基因测序领域的智能制造时代。
“创新是百迈客文化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将在创新中扎根下去,让创新带动企业发展,让创新带动行业的进步,让基因科技创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郑洪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