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分类: 公司新闻

2021年10月18日,由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动物分会场”线上直播会议完美落幕。

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始于2014年,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邀请近800名专家学者进行大会主题报告,7000余名与会科研人员、近百家大众及行业合作伙伴、媒体朋友参加此盛会,在业界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认可度。

大会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动物分会场共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飞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孟华教授与吕锋骅副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李胜教授、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曲鲁江教授等9位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余莹经理,共同探讨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大会精彩报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充分的介绍了鱼类适应性演化相关研究。研究团队基于辐鳍鱼类与四足类进化年龄、选择压力、表达模式以及相关的基因功能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它们对脊椎动物“登陆”事件以及矛尾鱼进化的意义。揭示了早在脊椎动物祖先首次登陆之前,许多对脊椎动物登陆至关重要的肺、心脏和运动功能的遗传调控网络就已存在。进一步通过演变中重要地位的肺鱼基因组解析了其肺表面活性剂关键基因、手指形成关键元件保守元件、抗抑郁相关关键基因。最后何老师基于万种鱼基因计划也为我们展示了鲤科鱼类适应进化的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扬研究员详细的介绍了贝类基因组的进化研究,首先张老师通过牡蛎基因组揭示了牡蛎通过固着和左右壳不对称的形式,“简化”了躯体的发育模式,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等研究揭示双壳贝类足丝发育和形成、牡蛎起始固着、壳不对称等相关机制。随后通过对鹦鹉螺基因组测序解析了其针孔眼形成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发现包括基因丢失、特定基因家族的独立收缩和扩张及其相关的调控网络等多种基因组演化事件,可能塑造了鹦鹉螺针孔眼的形成。最后表示,保守的软体动物生物矿化“toolkit”和谱系特异性的重复低复杂性域对鹦鹉螺壳的构建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飞研究员报告了牡蛎激素与发育调控上的研究进展。许老师表示,通过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处理,可以促进牡蛎的附着变态发生,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单体牡蛎培育的生产实践。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通过与蜕皮动物和后口动物的激素调控系统比较,发现了牡蛎等冠轮动物广泛利用胆固醇类、酪氨酸衍生物类、多肽类等激素的相关代谢和作用通路,海洋冠轮动物可能具有更加原始和普遍的基因组成。小分子激素可能通过与核受体类转录因子相结合,在牡蛎附着变态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报告详述了基因渗入对羊基因组的塑造及其功能改变,其研究团队通过代表了170多个世界绵羊品种和七个绵羊属野生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平均每只家养绵羊的基因组序列分别来自于伊朗的野生摩佛伦羊、东方盘羊和东亚盘羊的杂交渗入。说明起源于野生物种并渗入家养绵羊的独特单倍型在表型多样性和绵羊本地化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发现绵羊的大角、小角、无角以及耳朵大小性状相关基因。最后表示,从多个近缘野生物种、驯化祖先种的不同群体之间发生的渗入事件持续发生,远比想象的复杂,需要结合历史和地理的迁徙知识讨论。渗入单倍型在多种功能上发挥作用,其与已存在变异、新发突变通过快速组合,适应新的环境。

中国农业大学吕锋骅副研究员对全球野生和家养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跨物种遗传渗入和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进行了详述,研究团队通过158个不同家养绵羊群体和7个野生物种共810个样本的高深度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检测到大量新的变异。家畜种群中来自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渗入变异,增加了家养绵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渗入为其地方绵羊的环境适应提供了有益的遗传变体异。并发现了与绵羊体型和体高、羊毛细度相关的基因位点。绵羊迁徙重建,发现了青铜时代早期和晚期横跨欧亚草原和伊朗高原的两次主要迁徙。这些遗传变异资源对绵羊遗传学家和育种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遗传信息和工具。

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余莹,通过系列高分文章案例向我们讲述了基因组学研究目前的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从基因组学研究的技术革新到大基因组、野生杂交材料与水生动植物等复杂基因组序列物种问题的解决,展现了三代测序尤其是HiFi测序在基因组学研究上的巨大优势。同时泛基因组、谱系基因组、物种变异研究给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未来更多0 Gap、双单倍体基因组、性染色体组装使得动植物基因组得以完整解析,而完美基因组仍面临巨大挑战,亟待等多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详细讲述了陆生脊椎动物食性多样性的分子进化历史,研究团队通过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解析了不同食性动物的基因组中留下是相应的遗传印记,发现味觉受体基因、消化酶基因、代谢酶基因和免疫基因等在动物食性分化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揭示鸟类和哺乳动物食性多样性的趋同和趋异演化模式,最终解析脊椎动物食性适应的遗传机理,进一步将通过表观研究解析食性的遗传调控与分析机理。

中国农业大学曲鲁江教授详述了鸭的驯化历史和表型机制,研究团队利用野生群体绿头鸭和广泛的家鸭遗传资源,揭示了家鸭的驯化时间发生在距今 2200年前,发现与大脑、神经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在驯化过程中经历了高强度的选择。并寻找到鸭白羽性状的原因突变位点以及潜在的与肉质、视觉、飞行等表型相关的候选基因、蛋肉鸭之间的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与免疫和繁殖性状有紧密的关联。根据表达数据识别的性别偏向表达基因在驯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进化特性,可能对应着驯化过程中性选择和遗传约束的动态变化。

 

华南师范大学李胜教授风趣的为我们介绍了德国小蠊性激素调控相关研究。研究团队通过转录组及相关验证实验,在触角中找寻到雄虫中表达量高于雌虫基因的CYP4PC1基因,该基因可能是控制信息素合成的关键基因。通过基因敲除的方式进一步从表型中验证了CYP4PC1在信息素的产生和求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后续研究表明,性别分化基因控制性二型CYP4PC1表达与调控,性别分化和激素信号协同调控CYP4PC1性吸引力,并使得小蠊成熟时只有一种性别具有性吸引力。最后李教授表明,通过性别分化和激素信号协同调控性吸引力可能在昆虫和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

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第八届百迈客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动物分会场落下了帷幕!峰会中围绕动物起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动物育种及重要功能性状遗传机制解析等主题,分享了各位专家学者最研究进展及经验成果。相信每一位参会人员都受益匪浅,也祝愿每一位研究学者都能喜报频频!2022年,期待“第九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的再次到来!

我们——明年见!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