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司新闻

3月8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70%,基础研究投入翻了一倍。

  “十四五”期间,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未来将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十四五”时期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8%左右

  同时,科技部将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推进改革,给科研人员减负,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我国发展形成强大科技支撑。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2020年,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了2442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4%,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

按7%年均增速来测算,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将达到37582亿元当然这是按照2025年的现价来计算的,不是不变价,增幅是相当大的,比2020年增加1315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会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胡祖才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基础研究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纲要草案》用专门的节进行阐述,正文当中也首次设置这个指标,就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这个比重2020年是6.16%,和发达国家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到2025年要达到8%以上,这是很积极的。”

“算一下,2020年是1504亿,到2025年可以达到2800亿元左右(2020年不变价),在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尽可能更大一些。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导向,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

关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建设,王志刚还表示:

第一,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开展更加科学优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使基础研究在我国能够成系统地布局,成体系地推进。

第二,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现在是6%,我们要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

第三,基础研究要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第四,要更加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

第五,要建一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十三五”期间,我们建了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得到了科技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另外,在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以及支持方式上,我们还要不断改革。

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时。 王志刚说,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

有143项改革措施全面完成一些举措成为国家法律政策和科技评价方法实现落地;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了推动创新的共识。

他坦言,目前科技体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科技部将继续关注和加以克服,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国家战略目标进行实践,围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围绕构建法律、政策、社会、环境、生态,围绕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使用绩效,围绕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我国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时转,体现了改革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科技部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构建更有效的举国体制,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国家重大科研力量的组织者作用,激发产、学、研各主体发挥作用,构成创新共同体,践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揭榜挂帅”改革落地。

其次,科技部将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推进改革,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和作风学风,使得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我国发展形成强大科技支撑。

国新办今日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工作的重点会在哪方面?国家可以做什么去推动更多的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对投资的量有没有一个预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回应称,“十四五”期间,包括今年,要加快科技的自立自强,包括强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有一个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还要力争投入强度超过“十三五”时期实际;“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经费的投入也是增长比较快的,R&D占GDP的比重去年达到了2.4%,“十四五”期间要力争超过这个比例。

从重点项目看,一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还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设,包括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心。

三是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要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四是在组织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过去一些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现在也都发挥了作用,比如“天眼”都是长期建设形成的,今后还要加强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五是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面,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怀柔、张江、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高质量谋划推进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六是优化一批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建设,包括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布局。

七是要组织实施融通创新示范工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开放场景、开放应用、开放创新需求,打造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创业生态,有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现在整个研发投入里,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了70%多,还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投入。最后是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来源: 科技导报

相关阅读: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