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iomarker 发布于 2017年4月28日 分类: 2017-04-282022-01-12http://www.biomarker.com.cn/wp-content/uploads/2020/04/90-90logo.png百迈客生物http://www.biomarker.com.cn/wp-content/uploads/2020/04/90-90logo.png200px200px 0 答:针对每个样品,同一个基因的不同转录本会存在可变剪接,我们只是根据测序的实际数据对可变剪接进行预测,而不是进行验证;如果要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剪接方式,需要实验去验证。重复实验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可变剪接的不同。 最近文章破解”卡脖子”后的新机遇 ——国产测序给育种人的新选择SLAF-seq技术助力科学家团队构建油茶DNA指纹图谱Advanced Science | 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助力中国农业大学揭示水稻细胞免疫图谱JIPB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助力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科学家找到平衡番茄口感与免疫力的新开关